•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外语学院 徐圣娟】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发布时间:2023-08-18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们今天选择了汉画像石馆、柳琴戏等非遗项目进行寻访和体验,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汉画像石馆,了解汉画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在宏大的展馆里,我们震惊于各种形状和图案,为古代匠人的精巧工艺所折服,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汉画像石的独特魅力和创作乐趣,除此之外,我们还拜访了展馆的老师,聆听他们汉画像石馆的故事和技艺。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结束了对汉画像石馆的了解之后,我们接着针对柳琴戏展开学习,我们先是在网络上浏览相关资料,悠长绵延的唱腔极具特色,让我们印象深刻。作为中国戏曲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柳琴戏有他的特殊地位和特色所在,这既是一方风土人情的直接反映,更是中华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学习了解之后,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得以提升,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也更加明确。汉画像石馆中冰冷的石头在匠人的改造升级之后,拥有了温度和价值,沿着时间的脉络,来到我们这些新生代面前,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对自己的家乡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保护作用。柳琴戏作为一种历史悠长的唱腔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兴趣和口味,但包含、交融着各个年代人的历史记忆。

通过参与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非遗项目的历史和发展,还亲身体验、聆听了柳琴戏的技艺,通过学者、专家的交流,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增进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还学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下去。这些珍贵的记忆将伴随我们的成长历久弥新,薪火传承实践队队员们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回顾这段实践旅程,成为真正的薪火传承接班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