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随广播和阅览读物回溯时光,了解鲁班大师的一生。投影技术以故事叙事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当时这些工具的创造过程、最终形态以及历史作用,每个人都沉浸其中。
走入每个展区,所有人眼前一亮,仿佛穿越回去,置身于鲁班的锻造铺子。走入祠堂,参拜鲁班大师之后,大家走出纪念馆,恍若走出了一个时代。我们还对鲁班锁进行了研究,它是由榫卯工艺制成,在探讨其解法时,我们无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它的制作精良,同时也象征着做人做事的准则,在毫厘之间守底线,在宽窄之处悟初心,告诫我们戒骄戒躁,创新创造,守住工匠精神。
这次充满魅力和教育意义的研学活动为我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体验。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相信这些学生将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将滕州的美丽和历史传承给更多的人。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的必要性。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为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贡献。认清肩负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参观此次博物馆做起,积极学习并宣传推广传统文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古以来慢慢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文明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从而树立起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上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减少我们的国家。
中华传统文化在哪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这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这是中国人的基因,是中国人的根和魂。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这个民族的精神随即崩塌,不复存在。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只有我们绵延不断,就在于我们始终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行事的根基。中国人民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