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有多种障碍类型,包括智能发育障碍、交流障碍、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等类型。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下设了听障部、视障部、培智部三个部门,而与这些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除了言语还有盲文和手语。作为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这条小鱼在乎实践队的一员,我跟随手语老师与盲文老师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深入了解了特殊儿童的沟通方式和学习方式。
盲文老师李春燕向队员们介绍了特殊儿童的学习工具,并向队员们讲解了一些基础的盲文知识,例如如何辨别声调、如何拼读词语以及如何使用学习工具。李老师提到,视障儿童不一定比正常人差,他们有权和正常人一样参加高考,并且近几年就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视障生,国家也同样重视这些残疾的学生。她还向我们展示了视障生所用的教材以及他们的作业本。队员们也做了一次体验——将眼蒙住用手指感受每一组凸起组成的词语,这对于队员来说有些困难。李老师告诉队员们,因为自己有视力,所以有时候后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摸到的是什么字,但对于视障生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所以他们必须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才能良好地独立生活。
随后,队员们跟随手语老师朱鲁亚进行了基础手语的学习。有些简单的手语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的,比如“好的”、“停一停”等等。手语学习过后,队员们感受颇多,切身体会到了特殊人群生活的种种不易。
中国的特殊教育不能算完善,但是大家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学生毕业后能养活自己,学校开设了许多部门与社团,以此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虽然他们有些方面有缺陷,但是他们动手与学习的能力并不比正常人差多少。他们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接受更高等教育的,也有在学校学习了一技之长后养活自己甚至还能养活家庭的,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体现。
虽然在国家特殊教育这方面还不够完善但是近几年国家也密切关注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并且不断的加大发展的力度。特殊教育是有爱无碍、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各方的努力与支持下,中国的特殊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