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外语学院】继往开来,感悟当地文化

来源:外国语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3-09-06

712日,边境故事实践队成员们到达辽宁后,为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及特定时期文化环境的影响,组员们分别前往丹东市及葫芦岛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是葫芦岛市小组的活动详情。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部沿海,1994年由锦西市改为今名,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毗连,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该小组成员前往的地点是葫芦古镇。该镇的特色是将关东民俗和葫芦岛的“葫芦”形象相结合。两条主线鲜明——民国老关东,海上葫芦城。走近古镇的第一感受就是建筑主体为关东民俗风格,古镇大门的门洞是一个葫芦的形状,进入古镇便随处可见葫芦藤、葫芦状石子路以及葫芦娃形象。该小组主要考察了“一廊二馆”,使其成员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葫芦岛市文化发展脉络。“一廊”指的是关东民俗风情画廊,该画廊展出的66幅关东风情画作多角度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风韵;“二馆”指的是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和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连接成回环曲折的独特结构,可以在各自的某些场馆望见彼此一隅,颇有古今交融的意味,关东民俗的代表为乡村民国时期风格小院,葫芦的谐音为“福禄”,象征着诸多美好意象。走过这“二馆”,仿佛走过了葫芦岛市的一段古今。

其次是丹东市小组的活动详情。

边境故事实践队成员们到达丹东后,首先前往了鸭绿江断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走进纪念馆的“抗美援朝战争厅”,昂扬的旋律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鸭绿江断桥”这几个字是由迟浩田将军题写的。我们看到,断桥的断处被炸得惨不忍睹:厚厚的钢板翻卷着,没能爆炸的炸弹摆在地上。在这“断桥遗址”处,摆放着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黑色大字——“史为鉴”。

接着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内的展厅集中反映了自195010月至19537月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特别是反映清川江畔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的展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电动图表、影视设备等现代陈列设施,艺术地再现了壮烈的战争场面,如身临其境般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深切的感受到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

往,是葫芦岛的民国关东民俗,是无数英雄先烈在丹东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伟大壮举;今,是葫芦岛市的“葫芦”文化象征,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当代意义。

晚上,这一天的实践活动以组内成员们互相交流所思所感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