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知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对临沂红色革命老区的调查中,对临沂的“沂蒙精神”、经济发展对比等多处进行了实践调研,其中临沂地区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也是可圈可点,对习总书记的来访和指示做出了出色的回答,同样也更好的迎接了即将到来的中共二十大。
6月初疫情向临沂地区袭来,在疫情退去后没有阻挡住行知青年的前进的脚步,更不会阻碍临沂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之前的时候,临沂给大家刻板的印象便是经济发展滞后,可是临沂的百姓没有放弃,他们不断的摸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并且在国家政策扶持帮助下,真正的了富了起来。其中物流行业、红色旅游产业、当地特产加工行业等等,在临沂人们努力下逐渐规模扩大,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兰物流基地,视察物流信息中心,考察物流运输企业。曾经临沂是“四塞之尚、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闭塞之地,如今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物流之都”。多年来,金兰物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多元发展,向现代物流迈进。当我们实践队员看到金兰物流基地的规模时就已被震撼到,一辆辆货车穿梭在其中将货物运往全国各地,走进大厅展区,看到习总书记曾观摩的展厅,才真正理解到习总书记对临沂的关切和临沂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
当我们在临沂调研的路上,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片片企业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还有道路上的每一处景色都让我们看到临沂日新月异的变迁。沂州古城旧址是古代沂州府的治所地,但是当地在不失本地旧时文化特色的同时,建起了一条条文化旅游商业街,构建起了现代化的全业态布局,我们在观摩古迹的同时也看到了文玩、传统美食、柳编等等带有当地特色的商品。沂州古城通过自己的大胆改革创新,为自己精准定位,为当地经济成功破局,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不止在城市中我们看到这些,在乡镇地方特色上我们看到了“柳编之乡”临沭县销往全国的柳编用品,观摩了山岭内平邑县一罐罐水果罐头运往全国各地的超市货架上。各个地区都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为自己家乡的发家致富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不管是城市内还是乡村里,临沂人民都没有因为自己起步晚而气馁,大家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为发展破局,并且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逐渐从贫困中摆脱出来,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山东兰田集团党委书记王士岭感慨到:“临沂是革命老区,过去非常贫穷,既没有一些重大的工业项目,又没有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高科技的项目,和沿海城市相比较,没有沿海的优势,也没有国家特殊政策给我们的这种动力,怎么能发展到今天的呢?那就是靠了我们在新时期对沂蒙精神的传承。”在王士岭看来,尽管革命战争年代过去了,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仍需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就把沂蒙精神的动力传达到经贸发展当中”。临沂人民真正的做到了,将“沂蒙精神”融入到今天的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用更好的成绩共同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