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纪源,中共预备党员,现任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161-4班班长,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曾任化院团委第七届青年志愿者协会副部长,化学化工学院辩论队队员。入学以来一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做好每一项工作。曾获化学化工学院新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社会实践论文一等奖、社团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互联网运营大赛三等奖和社团辩论赛优秀奖等荣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时间是公平的,它让你得到,也让你失去;它让你无奈,也让你回忆。忙碌的大学生活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一直认为:把控住时间的人也将把控人生。对于他来说,时间真就像海绵里的水,一点一点被他挤出来,早起到化院118学习,又因工作而晚归。
三年前初入大学的他,青涩懵懂,如刀刃新发于硎。三年后的他,意气风发,少了一份书生气,多了一份挥斥方遵的锐气。学习之余的他,投身于团委的建设工作中,他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工作。工作之余的他经常与学弟学妹交流,细致耐心,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化院的大楼里,时刻穿梭着他的身影,他的眼里,充满了坚毅,充满了希望,充满了阳光,那就是榜样的力量。经过大学三年的积淀,他遵从本心、厚积薄发、积跬步行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他认为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只有经过苦寒,才能利刃出鞘,才能冬梅绽放。
破茧成蝶,一路繁华相送
大学三年对于化学的学习,拓展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认知。化院团委的办公室里,总有他伏案学习的身影,在导师和团委老师的影响下,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允许犯一点小错。在追梦的道路上,他砥砺前行。一缕海风,三年烟大学子;一纸邀请,道尽水木年华。西望桥支教的经历,实现了他人生的一次巨大飞跃,面对山区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此时的他不仅仅是一名大学生,更像是大海中的舵手,黑暗中的一缕光,点燃了孩子们的梦想。在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中,他的人生经历得到了丰富,更让他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次次的蜕变,让他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考研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一个小黑屋子里洗衣服,这期间你并不知道自己洗得干不干净,等真的上考场那天,灯一打开,你才知道你有没有把衣服洗干净。”这是他对考研的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他坦言自己是一个“贪婪”的人,有自己的追求,不安于现状,“可能你现在暂时饱和,但你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们总认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却不知从何下手拉进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之所以羡慕强者,是因为他们活出了别人心中理想的模样。马纪源从一个活动的签到者,到活动的参与者,最后成为活动的组织者。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成长也许只需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等到茶蘼。
遵从本心,不是单纯为了工作而工作,浓厚的兴趣必不可少,这也使得他对团委的工作永远热情满满,在这里,可以让他有一份归属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会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有思考,有包容,不去强人所难,也是他的一大准则,就像《深夜食堂》中说到:“请我们去倾听他人,理解他人,节制自己下判断的冲动”。真诚待人,别人才能真诚回报。
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或繁花似锦,或荆棘丛生,或丽日晴空,或乌云密布,或春风得意,或坎坷沧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精彩。 我们要像马纪源一样,在合适的时间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