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宁,女,共青团员,现任法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曾任烟台大学法学院法律志愿服务中心宣传部部长;曾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烟台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烟台大学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法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曾获烟台大学社团先进个人、法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加入“万企帮万村“社会实践团队、”法护青春“社会实践团队,2018年作为队长带领法学院法律志愿服务中心“法护青春”社会实践队进行调研,获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法学院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院级重点团队。
立足实践 ,心系社会
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郑国宁在校期间加入多个实践团队 ,她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带领自己的团队解决需要运用法律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郑国宁实践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青少年暴力犯罪问题。郑国宁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校园暴力屡见不鲜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与此同时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校园暴力的严重性。这远不是课本知识能带给我们的东西。”俗话说:“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郑国宁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在维护社会正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也坚信郑国宁也会成为优秀且正义的法律人。
以梦为马,咫尺天涯
在繁多学习和工作之中郑国宁从容面对,现在她也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大四生活。在面对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她在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深思熟虑后,决定全身心投入考研的准备之中。郑国宁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烟台大学这块跳板跳到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历练自己。《无问东西》中说到,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郑国宁表示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成为这句话中所描述的人,在未来也希望自己能秉持这种信念成为一名踏踏实实的法律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而当代青年人,最不缺少的就是勇气和自信,郑国宁也说道,不管前方荆棘多少,都不会成为自己退缩的借口。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说:“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在不断的努力之后,郑国宁一定会实现她的目标,去到她想去的地方。
风正时济,任重道远
郑国宁曾任烟台大学法学院法律志愿服务中心宣传部部长,她讲到在法服的这两年时光可以说是她在大学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她最骄傲的经历。在从事法律志愿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她发现当专业知识与实务之间切磋时,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需要通过处理不同案件、分析不同案件来积累经验。如何将书本知识游刃有余地运用到实务中,在法服工作的这两年中,郑国宁得到了更好的解答。除此之外,郑国宁充分体验了律师的角色,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考虑问题,其中蕴含的可能不单单是法律规定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在这期间还有可能会面临被当事人欺骗等多重阻碍。“有阻碍就要击破,不断的突破自己,哪怕遇到的只是一件件小事。”,郑国宁这样说。
回首自己在法服的这两年中,郑国宁感慨很多,在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的案件之后,她深切地体会到法律志愿服务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什么康庄大道,更像是荆棘丛生的道路,但是每次看到当事人脸上的笑容后,就会觉得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在这里,郑国宁还遇到了一群优秀的同事,他们有着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沉着冷静的临场反应能力。法律志愿服务工作不是某一个人就可以处理好的,需要的是大家的齐心协力,在这个充满爱和力量的大集体中,郑国宁也从自己身上发展不足,这种感觉不断地督促她使她有一种紧迫感,让她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穆克曾说:“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接手的案件,以真诚的态度去解决当事人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是郑国宁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同样是她在这一过程中取得成就的法宝。她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挑战自己,哪怕明知前路不是梦想中的坦途也从不放弃。在这种持续的紧张感中,她实现了突破,获得了成长,也拥有了内心的满足。这种外在与内在的双重完善是她付出的最好见证和回报。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行动纲领更为重要,将所学所感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成为合格法律人的目标。用亲身的接触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远比纸上空谈要强的多,但也更困难。恰恰正是因为这样,行动才变得有意义,进步也更加显著。郑国宁一直秉持着这样的心态,将自身感受到的最真实的部分化作前进的动力,致力于自身的成长,努力为他人做出贡献。愿她一直保持初心,继续前行,展现自己灿烂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