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亚蕾,女,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在读,曾任自动化协会副会长、西门子实验室hub中心负责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获2020年社团先进个人。在校期间,逄亚蕾勤奋好学,踏实能干,成绩优秀,曾获2018互联网+校一等奖、2019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二等奖和省特等奖、2019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省三等奖、2019山东省物联网大赛省三等奖。
追求卓越,开拓进取
刚入大学,谁都难免会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与无措。迷茫是不可避免的,但认真反省自己,制定目标,规划未来,才能打破枷锁,突破自我。针对这些,逄亚蕾有着独特的发言权。从大一的的迷茫与平庸到如今的专业成绩第三和综合测评专业第三的好成绩,她直言是周围人的优秀和努力带动了她。在大一下学期加入实验室后,看见其他同学都很优秀,而且都在努力的时候,她决定要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在实验室的日子里,她学到了很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逄亚蕾在实验室里的表现越来越好,他们团结合作,共度难关。她认为,自己得到的奖项不止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更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成绩。
兴趣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到了大二的时候,专业课的学习使逄亚蕾对自动化专业有了兴趣。她说,大一的时候她是迷茫的,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她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明确的认知,也有了不断钻研的兴趣。正是如此,她摆脱了大一时的懵懂无知的状态,开始步入正轨。由此看来,迷茫不要紧,眼前的荆棘也绝不会是你无法撼动的拦路石,只要及时醒悟,看到明天,抓住今天,战胜苦难,在荆棘之下,坚毅前行,就能获得成功。
知行合一,目标明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逄亚蕾学习努力,有一套自己的学习规划,而她言出必行,规规矩矩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她说到大学时间有限,要想真正在大学里学有所成、习有所感,就要在大学的每一学年里列一个长期计划和若干个短期计划。还要有目标,要清楚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敢做什么,这样才真正的能够不负大学四年时光。谈到如何统筹兼顾整个活动的工作,她指出每个同学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会因为工作而占用学习时间。而当面临学习、竞赛两难的情况,正是计划令她可以平衡两者的关系。每到考试的时候,她总是提前一个月来复习学过的知识,增强补弱。她还说:“学习要分清主次,专业课是重中之重。”因此,她的专业知识才如此丰富。
心中有国,志愿有我
爱心是志愿者最好的舞台,奉献是志愿者最美的语言。逄亚蕾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敬老院活动、植树节活动等等,曾在2018年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成为了一名抗疫青年志愿者,为祖国“战疫”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劝返点值班、测体温、检查健康码,二十几天的志愿活动让她感受到了收获满满,疫情结束后,她获得了当地市政府的感谢函和学校颁发的优秀青年抗疫志愿者证书。而在谈及自己是否害怕的时候,她坦言说“害怕多多少少有一点,毕竟当时是国内疫情最危急的时期,”她说,“但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在祖国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不能退缩。”所以,在接收到招收志愿通知时,她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国家有难,党员先上。虽然只是一名预备党员,但她却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身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一名21世纪的有志青年,她真正的做到了心中有国,志愿有我。
青春无边,奋斗以成
羨此少年正当时,有如扶桑初日升。逄亚蕾认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自律。她说:“如果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就可以学到很多;如果自己要懒惰,其实也没人管,但要做好大学四年一事无成的准备。”除此之外,她还认为,大学是一段选择比较多的时期,也是一段过渡的时期。你可以尝试你想做的任何事情,而她勇于尝试,不怕做错什么,就怕什么也不做,这也是她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做自己想做的事,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要留有遗憾。对她而言,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努力的过程艰难而乏味,机会不总是如期而至,但她保留一颗上进之心,不断进步,收获的喜悦总是令她喜悦与自豪。
生命,需要去努力。年轻时,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人生之路有坎坷有欢乐,但无论如何,只有真正追求过自己的目标,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路。已经脱离迷茫的她,肯定会在自己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到达希望的远方。
来稿时间:2020年11月2号 审核人:张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