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青年帜
首页 >> 正文

【药学院】张振潇:永不服输,敢想敢做

来源:药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0-10-21

张振潇,男,中共党员,烟台大学药学院2017级本科生在读,现任制药173团支部书记,曾任药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药学院药乡行爱心医疗服务团队长、药学院辩论队副队长、制药183导助。在校三年有余,张振潇成绩优异,不断突破自我,曾获2018-2019年国家奖学金、第二届大学生实验技能暨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019-2020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烟台大学青春榜样称号,烟台大学优秀共青团称号,烟台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论文一等奖,烟台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烟台大学绿叶制药优秀学生奖学金,烟台大学绿叶制药社会实践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芝兰玉树,直立生长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张振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举手投足间透露着沉稳清冷的气息,言语交谈间温润如玉,又似那缓缓流淌的溪水,不急不躁,行动有序。

四季更迭三次有余,看惯了三元湖畔春花秋月,望惯了东门海边潮涨潮落,张振潇认为在烟园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与其说是成长,生长这个词更适合形容他一路的历程。他的成长过程中带着那么一股张力与冲劲,立如翠竹永不服输,行如玉兰傲立早春。外人眼中的他总是不惧未知,行其所行,众人皆知他叱咤辩论场,却未曾见过他深夜为辩论赛四处搜集资料的身影;众人皆知的他是国奖答辩场上意气风发的少年,却不知他为科创比赛熬过的夜、花费过的精力。提及辩论队,张振潇认为,虽然整理资料的过程很耗费时间和经历,且最终没有明确的结果,但是参与辩论的过程更像是一种外界推手,促使他去了解自己从未了解过的政策、制度等其他领域的事情。科创比赛是他生长中的催化剂,张振潇感叹说:在比赛中,与其说是收获了奖项或名次,不如说是收获了友谊和增长了见识。在他的眼中友谊和团结比比赛结果更重要,在付出收获回报时,他和同伴便领略了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18年夏秋之际,在与下一级新生的对接中,导助的经历更让张振潇看见了新入学时的自己,这使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改变,四季更迭斗转星移,从胆怯于上台讲话,到答辩场上侃侃而谈,张振潇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他直立生长,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心向团结,逐梦朝阳

在采访过程中,张振潇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友情团结。常言道: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灯火通明,万家灯火,张振潇带着队伍通宵整理科创比赛的资料,几万字的资料的压迫下,无人退缩,也无人抱怨,大家如石榴籽般抱团,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宛如映着晨辉的朝阳,追逐梦想的同时绽放青春光芒。期末考试将至,伴着窗外寒风呼啸,他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为班里同学讲解高数,黑板上密密麻麻全是公式,讲台上堆着数不清的草稿纸,只因一句我是学习委员,我要保证我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张振潇十分享受团队协作的过程,这不仅扩大了他的社交圈,也改变了他的性格,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多彩。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张振潇所在的团队在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同时,不仅收获了奖项,更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和默契。

乘风破浪,不留遗憾

他人眼中的张振潇总是充满活力不知疲惫,像航于大海的帆船,一路乘风破浪迎风掌舵,若是问他一直不懈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大概就是不愿留下遗憾。他常说:我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试一试总归不留遗憾,不留另一种可能的结果。两种选择,不做,张振潇往往会选择,与其像他人一样不断纠结,他会选择一条路并坚定地走下去,任他风雨兼程,走到最后,终是会知道答案。此外,他不拘于传统学习方法,对于学习,他追求紧迫感和高效率,做到心中有数,让自己沉浸于快乐之中,拒绝枯燥的学习方式。学习之外,张振潇还喜欢下象棋,游走于传统象棋之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他享受预判到对方的预判的过程,他沉迷逐步营造优势的前进力,他认为棋局如同人生,会面对很多选择,要学会选择最有利的、最喜欢的,扩大自己的优势,减少遗憾的产生。

荆棘也好,坎坷也罢,张振潇一路摸索,纵使不知前方是阳光大道还是万丈深渊,他也愿去走一走。他总对自己说,要接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事实,偶尔摔几次,才能走得更远。无论前路如何,张振潇仍保存着那股冲劲,去迎接未知,去迎接挑战,去寻找春暖花开。接下来的时间里,张振潇准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研复习上,从事具有更多可能性挑战性的工作,他坦言不想把高度定格在这个年纪里,他计划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他还提到,美丽烟园里有着太多他奋斗的身影和青春的回忆,学习之余,他也想再多多在烟园里逛一逛,再数一数枫叶红了几片,再看一看柳树新发的枝芽,再听一次花开的声音……以此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勉励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来稿时间:1020 审核:张海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