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为在端午来临之际寄托对先贤的追思,传承源远流长的古琴文化,6月6日晚,人文学院于烟台大学承先图书馆报告厅举办“长夏浴兰”第一届古琴演奏会。烟台古琴学会负责人徐建芳,学会老师仇小菲,人文学院老师郝秀菊,团委老师张莉敏出席活动,校内外古琴爱好者参加。
借千年前的水光云影,仇小菲倾情演奏湖湘名曲《潇湘水云》,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以寄寓浮云遮眼、时势飘零的怀旧情绪;伴着乐曲,琴友何逸霞挥毫落纸,书下“鸣皋”二字,祝愿在场同好如鹤一般声闻于天。谈及古琴的文化内涵,人文学院毕业学生高昱娓娓道来:一方面,琴的尺寸、徽位等暗合年月日的刻度,体现古人严谨的时间观;另一方面,五弦琴的设计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宫商角徵羽”五声,后世另添“文武”二弦,体现博大的社会观。他指出,古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日月乾坤,等级森然,尽在其中。在琴、箫、舞合演的压轴节目《平沙落雁》中,琴音悠扬,箫声婉转,舞姿绰约,借大雁之远志,抒逸士之心胸,将秋高气爽的风光与翻飞鸣翔的图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纷纷沉醉其中。
此次古琴演奏会是学院与校外音乐界交流沟通的良机,既展现了学院学子惊艳四座的技艺与承古萌新的担当,也实现了与社会各界琴家的友好对话与共同学习,促进学院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传承古琴文化,弘扬国学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