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2019年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更好的进行答辩与实践,法学院于6月6日举行了社会实践指导会,共有29支团队参与了本次答辩。为了更加系统、深入地指导各团队的实践活动,指导会邀请了崔雪丽、陈浩、毛海利、张龙、李冬冬等五位老师和法学院团委书记薛红霞、团委老师孙世玉担任评委,为各团队的课题情况进行指导。
本次参与答辩的队伍课题类型丰富,涉及到“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机制调研队”、“救“工”扶伤实践队”、“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的实证研究”等社会热点性选题,不仅围绕本专业内容,更与其他专业相结合,使选题内容更加全面深入。在答辩会上,主持人介绍了我院过去在社会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激励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答辩过程中,各团队答辩人员从他们此次社会实践的实践背景、团队分工、实践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课题内容及优势所在。
各个团队的答辩条理清晰、思路严谨、论证充分,表达流畅且语气坚定,展现了法学院法律人的风采。答辩完毕后,各评委老师从课题选择、实践内容、PPT制作、现场答辩等多个方面对各个团队一一指正并给出了修改意见。评委强调课题方向最好切合社会重点及热点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来进行实践调研;课题目标要明确,要有侧重点;实践完成后,要积极向专项靠拢,完成实践成果转化等。现场各团队认真听取了评委老师的意见,并详细记录,以求改进。
通过本次指导会,各团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汲取了宝贵的经验,评委老师的指导不仅对各团队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有力帮助,让实践更加深入可行,更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会为同学们开展暑期实践指明了方向,为下一步工作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来稿时间:6月6日 审核:薛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