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人文学院】烟台大学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幕式暨第十七届中华美文朗诵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来源:人文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1-11-30

致敬百年经典,传承中华文化,11月28日晚,由共青团烟台大学学生会主办,共青团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幕式暨第十七届中华美文朗诵大赛决赛于承先厅举办。烟台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董晔老师,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海滨老师,人文学院副院长张胜利老师,土木工程学院团委王朋老师,法学院团委曹鹤腾老师,以及人文学院团委老师出席本次活动,烟台大学部分学生参与。

开幕式上,董晔上台致辞。他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十八大以来“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讲话,结合新时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时代内涵,同时他创造性地提出“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们安身立命、生存壮大的源头,也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根本”。随后,董晔指出,人文学院长期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在此之前已经开展的“中华美文朗读大赛”、“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活动,彰显出人文学子独特人文魅力,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王牌”。此外他强调文化的传承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实践中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在学习中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文化使命。

悠扬的古琴伴随着深沉的吟唱,一曲《橘颂》诉尽了屈原的那份跨越千年的坚守与热爱,同时也拉开了中华美文朗诵大赛决赛的序幕。经过初赛和复赛的层层选拔,有3位选手、6个团队进入决赛。个人赛中王旭选手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词句里饱含深情,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与黄河长江血脉相承,无一不在彰显着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叁零一队的《倾听绿水青山的诉说》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这一热点话题,展示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大成果,弘扬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比赛结束后,郝秀菊对选手进行专业点评,在充分肯定选手的表现的同时,她提出三点建议:一,夯实基本功,注意声、韵、调的掌控;二,强化舞台练习,揣摩艺术家的表演进而增强舞台表演效果;三,关注多音字的读音,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正了解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如此才能传承好经典文化。

本次活动的开展,响应了国家文化建设需要,落实了党的文化政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文化修养,充分领略文化的美,培养新时代具有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青年;更有利于打造学院文化品牌,塑造学校书香文化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国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审核人:孙金辉   来稿时间:2021年11月29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