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法学院】烟台大学法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答辩会顺利举行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9-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法学青年在社会实践这堂“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成果突出的团队进行评优评先,烟台大学法学院于近日举办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答辩会。出席本次答辩会的有校团委陈鹏飞老师,法242-1班班级导师黄文婷老师,法学院辅导员王颖老师、王张翼老师,此外,还有22支实践队负责人及同学代表参加。

活动现场,各实践团队严格遵循4分钟展示+评委提问”的规则(三分半时工作人员举黄牌提醒,四分钟举红牌叫停),依次上台汇报实践成果。此前,在学院的统筹部署下,22支团队已完成精心选题、充分调研与协作筹备,答辩中,队员们结合基层实践经历,聚焦国情社情,生动呈现了在一线探求真知、以专业服务社会的具体成效,展现出法学学子的责任担当与良好风貌。陈鹏飞老师在发言中着重强调,短时间的项目展示需以数据、实景材料为核心支撑,直接呈现项目规模、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通过清晰的逻辑框架突出亮点与待解决的痛点,避免空泛表述,确保内容精准传递。陈鹏飞老师同时指出,社会实践项目应聚焦资源融合与杠杆撬动:既要找准与“一老一小”等社会需求、政策节点的结合点,通过政府、机构等多方协调破解资源瓶颈;也要推动项目与论文发表、科技创新联动,以长期化、体系化运作形成扎实成果。

答辩环节结束后,主持人宣布活动落幕,并告知后续将公示评选结果,现场人员有序离场。此次成果展示答辩会不仅是对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为法学青年搭建了交流经验、互学互鉴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实践成果的梳理与沉淀。答辩的结束并非实践工作的终点,烟台大学法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各团队持续完善实践报告、推进成果转化;未来,学院还将继续优化社会实践布局,聚焦“类型全面、主题鲜明”的实践方向,带领更多法学学子深入基层,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需求,让青年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本领、彰显担当。

审核人:王张翼   来稿日期:92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