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岳文秀、曹兴带领建243-2班“绿意织补”学生团队走进当地幼儿园,开展以“五感”认知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探索代际共融下的教育实践创新模式。
此次活动聚焦幼儿园北侧绿地改造。该区域是儿童游戏与老人看护的高频使用空间,但存在设施单一、生态系统薄弱、动植物群落破碎等问题。教学团队围绕“童心筑绿·全龄共融”主题,运用AI环境模拟、代际对话访谈、多模态交互体验等方式,系统采集全龄用户对空间优化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
在沉浸式调研环节,团队为40余名幼儿园儿童及5位社区长者定制三种绿地改造方案。其中,基于儿童听觉感知理论的声景花园设计颇具特色。通过大屏幕漫游动画与VR眼镜设备结合,参与者得以沉浸式体验不同花园空间。这种多模态交互方式,既激活了老幼群体的视听感统系统,也挖掘出代际差异下的复合型空间需求。
活动中的“五感实验”同样精彩。“闭上眼睛,能听见风与叶的和鸣吗?触摸这片叶子,是丝绸般顺滑还是粗糙的质感?”在引导下,参与者观察猪笼草捕虫形态、解析茅膏菜生存方式、对比薰衣草与迷迭香香气层次,激发自然感知力。“绿意织补”小组还开展创意绘画工作坊,鼓励儿童将观察转化为画作。孩子们用稚嫩的线条,展现出对自然的独特感知与想象。
此次活动中,师生团队立足详实调研,精准把握全龄段居民需求,不仅搭建起社会发展与专业教育间的双向纽带,更在儿童心中播下生态认知的种子。学生卢己奇表示:“设计不应止步于空间规划的表层表达,更需深度思考社会发展诉求与人群真实需求。”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健康社区设计探索,致力于构建“全龄共生”的人居环境,让专业实践更好地服务社会。
审核:侯玉涵 来稿时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