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2024年度,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责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充分激发全校广大团组织、青年团队、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团员、团干部、青年志愿者挺膺担当,在广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24年度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项目及数量
1.共青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6个。
2.十佳红旗团支部:10个。
3.红旗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若干。
4.优秀学生会:8个;优秀研究生会:6个。
5.十佳社团:10个;优秀社团干部、社团先进个人若干。
6.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若干、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个、青年志愿服务优秀指导教师20人。
二、评选办法
1.共青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按照《2024年烟台大学基层团委宣传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从思想引领、阵地建设、稿件报送、工作制度等方面对学院团委2024年度宣传工作进行考核,本年度出现重大负面舆情事故的,取消本年度评优资格。
2.十佳红旗团支部和红旗团支部:参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附件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 (试行)》(附件2)中相关规定进行评选,红旗团支部获评比例不超过学院团支部总数的18%。各学院在所确定的红旗团支部中推荐最突出的团支部(不超过1个)参加学校“十佳红旗团支部”的评选,并填报《烟台大学“十佳红旗团支部”申报表》(附件3)。红旗团支部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治建设好。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对团员的理想信念和国情教育,引导团员坚定“四个自信”。
(2)组织基础好。按期换届,班子配备齐整,讲政治、业务精、作风实,管理严格。组织建设规范、团情底数清晰,发展团员程序严、质量高,“三会两制一课”和主题团日等组织生活规范落实,团员教育管理经常,“青年之家”等阵地作用发挥较好。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有力,党团队衔接顺畅,推优入党效果明显。落实全团抓基层、全团抓学校工作部署,深化共青团基层改革力度大、有成效。支部团组织、团员、团干部的基本信息均已登录“智慧团建”系统且信息完整。团支部“对标定级”工作,未被评定为五星级或四星级团支部不得申报参评“红旗团支部”。
(3)联系服务好。密切联系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和有关方面反映、推动解决青年利益诉求。围绕团员青年在成长发展、创新创造、志愿服务、济困助学、就业创业、岗位建功、实践教育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提供有效服务,形成社会功能,团员青年参与度高、获得感强。
(4)作用发挥好。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志愿服务、突击攻坚、岗位履职、关爱服务等项目中表现突出,彰显了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贡献度。工作活跃,有一项以上特色活动,有效吸引团员青年积极参与。
3.优秀共青团员:评选比例控制在学院团员总数的5%以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带头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热爱劳动、刻苦学习、崇尚实干,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突出,团结带动青年作用明显。
(3)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头硬,勇于和不良言行作斗争,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
(4)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区报到等社会活动表现突出。
(5)崇德向善、严守纪律。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严格遵纪守法,严格履行团员义务、正确行使团员权利,努力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
在校期间获得过校级或校级以上奖项或荣誉。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年满18周岁(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原则上应已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团员团龄不少于1年。本人基本信息已登录“智慧团建”系统。
4.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比例控制在学院团员总数的3%以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治上强。对党忠诚,具有较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思想上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3)能力上强。注重提高青年群众工作本领,带头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勤于思考钻研,善于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和思想引领,善于把握青年脉搏、组织发动青年。
(4)担当上强。热爱党的青年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改革创新,面对“急难险重新”任务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对错误言行和不良习气敢于坚持原则、驳斥斗争。
(5)作风上强。心系广大青年,带头密切联系青年、热心服务青年、反映青年呼声,带头反对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从严从实推动工作、实绩突出。
(6)自律上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监督,党组织放心、青年满意。
在校期间获得过校级或校级以上奖项或荣誉。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年满18周岁(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原则上应已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团员团龄不少于1年、评议优秀等次不少于1次。本人基本信息已登录“智慧团建”系统。
5.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优秀学生会的评选分别由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负责,评选细则及时间安排另行下发。
6.十佳社团、优秀社团干部、社团先进个人:评选由学生社团管理中心负责,其中优秀社团干部评选比例控制在社团年审备案人数的1%以内,社团先进个人按照社团年审备案人数3%推荐,评选细则及时间安排另行下发。
7.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按照学院注册志愿者数量1%推荐,应符合以下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年满14周岁,一般不超过45周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在山东省青年志愿者信息平台或“志愿汇”平台实名注册,且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并作出较大贡献,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生态建设、扶贫济困、社区服务、大型活动、文化建设、西部开发等领域,以及“希望小屋”“牵手关爱”“金晖助老”“阳光助残”“黄河志愿服务”等重点项目中表现突出,在本地、本系统有较大社会影响,公众公认度高。
(4)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并做出较大贡献,服务业绩突出。
8.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原则上每学院推荐1支。申报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的志愿服务组织需填报《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申报表》(附件4)并符合以下条件:
(1)2021年12月31日前成立,在山东省青年志愿者信息平台或“志愿汇”平台实名注册,在志愿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组织。
(2)根据《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附件5)要求,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成熟的运作模式,拥有自己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能够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
(3)开展的活动成效突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的志愿服务集体。
9.青年志愿服务优秀指导教师:每学院推荐1人,人选应为烟台大学在职教师。
三、工作要求
1.各级团组织在推荐、评选过程中,应注重被推荐对象的先进性、代表性、广泛性,注重发现培养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要把挖掘典型、表彰典型和宣传典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2.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的评选,各学院按照评选通知要求确定学院评优名额,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分配给团支部,以团支部为单位以投票的方式产生推荐名单。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充分发挥团支部评议推荐团内荣誉的职能作用,做到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各类型先进个人评选对象原则上在上一年度不存在课业不及格或受到校级以上处分。学院团委汇总各团支部评优名单,经再次审核通过后,相关结果经学院党总支会议进行集体研究,并在学院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团委。
3.学院红旗团支部评选,学院组成由学院分管共青团工作领导、团委负责人、辅导员、导师代表、学生干部代表、普通学生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小组,结合支部申报材料和现场答辩表现,对参评团支部进行综合打分排序,以决定最终的优秀名单,参评学校“十佳红旗团支部”评选。
4.校团委将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年度“十佳红旗团支部”、“优秀学生会”、“优秀研究生会”“优秀社团”等现场答辩活动,届时将由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学院分管共青团工作的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小组,结合相关材料和现场答辩表现,对相关参评单位进行综合打分排序,以决定最终的优秀名单,具体的评审时间和地点等以后续通知为准。
5.校团委将认真审核各学院上报的推荐单位和人员的材料,对弄虚作假的学院和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将最终评选结果在学校办公系统和校团委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认真接收和处置师生的投诉和反映。
6.上报材料:
(1)“十佳红旗团支部”申报表(附件3);
(2)“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申报表(附件4)
(3)学院评优名单(附件6)。
以上3个材料文件名统一规范为“ⅩⅩ学院ⅩⅩ材料”, 整体打包后以“ⅩⅩ学院2024年度共青团工作考核及评优材料”命名,于3月31日(星期一)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ydtwzzb2017@163.com,纸质版签字盖章后报送至校团委116办公室。
联系人:杨倩
联系电话:0535-6902167。
共青团烟台大学委员会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