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激励和引导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全国竞赛,学校决定举办2021年“挑战杯”烟台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共青团烟台大学委员会、教务处、社科(科技)处
二、竞赛时间
校级竞赛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举行,分为校级初赛、复赛以及决赛三个阶段;全省、全国竞赛预计于2021年5月至10月举行。
三、参赛对象
2021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并尚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四、作品要求
1、参赛者作品类型:
①课外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②科技发明制作
③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特别说明:本次竞赛哲社赛道将新增以 “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研究”类别,请申报此类别的项目单独注明)。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2、作品申报细则:
①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1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②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
③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集体作品参与人数不得超过8人。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④每个项目原则上限报1名指导教师。参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或教研组)推荐。
⑤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⑥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⑦申报阶段由各学院组织完成,参赛作品需经各学院竞赛工作小组统一组织评审后,由各单位统一推荐初赛作品报送校团委。倡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赛提交作品,但不得超过学院上报作品总数的40%;其中理工类单位报送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与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保持适当比例。各学院选送参加校赛的作品总数原则上不得少于10件,每人限报一件。
五、作品申报
本届竞赛的作品申报方式以网上申报为主,传统纸质申报为辅。作品申报、学院和学校组委会审核均在网上进行,参赛学生、学院可登录挑战杯竞赛网站(http://www.tiaozhanbei.net/),按导航提示进行操作。各学院须组织参赛学生进行网上在线申报、材料书面申报等工作。
六、赛程安排
(一)发动阶段(2020年10月中旬—11月初)
校、院两级通过宣讲会等形式发动宣传,学院积极发动组织专业教师及相关学生参与竞赛,在学院中遴选优秀课题并进行项目初步培育,进行参赛项目发动及立项筛选工作,确定推荐校赛作品。
(二)申报阶段(2020年12月中旬)
2020年12月13日前,各学院各团队按要求进行校赛申报(通过“挑战杯校赛专区”线上申报,比赛入口现已开启),校团委组织专家进行校级资格审查。
(三)初审阶段(2020年12月下旬)
校级网上初评阶段。校团委组织赛事专家对通过参赛资格审核的团队进行第一次校级评审,依据项目团队线上提交的项目材料进行评定,筛选出的项目进入复赛阶段。
(四)复赛阶段(2020年寒假前)
复赛项目经过修改完善后,进行校级复赛评选,组织挑战杯赛事专家,筛选复赛优秀作品入围校级决赛。
(五)决赛阶段(2021年3月初)
举办烟台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暨作品展示会,校级决赛将模拟“挑战杯”省赛模式,采用网上评审、现场质询与个别问辩等形式进行项目成绩评定。最终将根据此成绩,评出校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从中择优推荐省赛。
(六)重点团队培育阶段(2021年3月-4月)
根据全校竞赛评审结果,参照省赛相关要求,选拔确定重点项目,学校对重点团队进行赛前集训。学校将组织专家导师对重点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组织团队开展深入培训。同时,将按照省赛标准将举行指导性答辩,使参赛团队更具有竞争力。
(七)参加全省、全国竞赛阶段(2021年5月—11月)
5月份,择优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6月至11月,备赛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八)表彰阶段(2019年11月)
学校依据专家评审结果对学院推荐上报作品进行评审,评出特、一、二、三等奖。竞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荣获校级比赛一等奖以上(包括一等奖)作品的主要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其它有关事宜请参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联系老师:解囡
联系电话:6(88)3663
附件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2: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附件3:“挑战杯”各级分类作品说明
共青团烟台大学委员会、教务处、社科(科技)处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