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平凡的世界

来源:发布时间:2017-12-07

趁着学车的空当儿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 装一下逼的话,我会说我读懂了文革期间黄土人民的悲喜,实在点儿说的话,我会开心的说我真正理解了唐自然历史课嘟囔的徘徊阶段,看到书中标示中的1978,不禁暗中松气,用拙劣的历史常识想着:啊三中全会开完了,好日子要到来了吧,但事实不是。历史不是事实,是我们的认知 。  

看书的时候恰巧也在看电视剧版的《白鹿原》,一个建国前一个建国后,刚开始经常弄混主角。虽然时代不同,主题也不相同,但对我这种小孩来说视觉冲击总是深的。孙少安和白嘉轩,两位文学大家都没有完全褒扬他们,纵使比起同村人同族人能力更强,落后的思想却还是没有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改革的年代,最令人心疼的大抵是庄稼人,谁都清楚古代中国农业占主导,谁都明白近现代工业才是主宰,但事实就是这样,西方人大多没有厚重的农业历史,说工业革命就革命,哪管那祖宗、田地、科举价值观呢?改革的时候中国人思想的包袱很重吧,农业换工业,闭关换开放,四脚朝天依偎在黄土地里的老农民才不愿意呢。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少平和少安兄弟俩,哥哥用“安”弟弟用“平”,查查百度好像是老一辈的传统也可能是作者故意安排的,但细微处的巧妙安排总是作者思想的火花制高点。我看书挺不耐心的,当我读前一章猜出后面的情节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想赶快看情节发展,因此很多作者描绘的风景和我认为无关痛痒的话都被忽略了,所以可能很多作者的良苦用心都被我这个小孩忽略掉了。

少安和润叶、少平和晓霞、润生和郝红梅,爱情萌发的同时阻挡他们的事物其实根本只有一个,阶级。城市和农村,不可抗力就生生存在于每个时代人的心里,拆散彼此,纵使在妥协中收获了其他的爱情,门当户对只是固化了人心。社会主义浸染下的大众们总爱感叹自己幸好没有生存在抗日年代,但书中所传的年代,国家安稳了,时代还是悲的,我们也要庆幸啊哈哈。人们总说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其实与从前比,这句话是对的,纵然最近诸如保姆纵火案、城管与商贩遥遥无期之争、乒乓球退赛等黑暗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立意改变的同时却不能否认从前国人面临更多苦难的事实,这不是说我单纯希望满足,只是愿键盘侠们理解愤恨时代毫无意义。

好喜欢少平啊,“这不是因为虚荣,而是不愿意遭受虚荣者的嘲笑”他只身一人单枪匹马走出双水村,寒酸体力活却并没有压弯他的人格,相反,我真的惊叹书中他无愧贫穷,直视内心的勇气善良,虽然只是虚拟人物,但我想这样的人一定真实存在着。晓霞牺牲的那个片段,我想是高潮,对我来说是文章的高潮。冲破世俗观念了,却。

文章中不光爱情,还有每个人的事业,都不是亘古不变的,相反都是在变化的,这大概也是作者很用心想告诉读者的吧,No perfect.热忱会变冷,挚爱会离去,国家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真的和国家,和时代紧紧凝聚在一起,命运好像很大,但更大的却是整个时代背景,就像那篇语文阅读,戴安澜或许本可以做一个潇洒问文人,但时代不允许,平凡的世界不允许,他注定是一名将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