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题记
提到家风,很多人会疑惑的问:“家风是什么?”其实,简单来说,家风就是体现一个家庭面貌的东西,它能推动我们提高家庭中的良好习惯或品质。所以,一个良好的家风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形成更好的习惯。
毕淑敏曾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蹭了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这大概就是对孝的脆弱的最好的诠释,也是对我们的惊醒——及时行孝,莫要待到父母老去,只留余恨。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从春秋时期,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本。所以,养我者父母,惟孝顺父母,便可以解忧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而人若不孝其亲,则不如草木。
有时候一谈到父母,很多人都会激动不已。十几年前我们呱呱坠地,从一个巴掌大的孩子慢慢长大成人,这一切,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当我们还在襁褓中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每一根神经。我们咿呀学语,他们欣喜若狂我们跌跌撞撞,他们担惊受怕。若你即将远行,那时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演绎。十多年来,我们不断接受到父母的恩泽。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那是全身心的付出,那是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就如同百善孝为先,古人经常会写人就应该孝顺父母,因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汉武帝刘恒在薄太后病重时亲自守在病榻前,为天下人做了“孝”的表率。当代孝女孟佩杰带着母亲上学,他年少的肩膀挑起了“孝”的大梁。
《我不是个好儿子》包含了贾平凹深深的自责与惭悔。他亏欠母亲太多太多。在母亲生前,他未能尽孝,只是会经常给父母钱财。在母亲逝后,他只能将那一种悲痛之情化作文字的形式来得到解脱,然母亲之丧,但依旧变成了他心中的一道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更是时刻提醒我们的警句。这样的遗憾已经流传了千古,所以,莫让遗憾再变成现实,勿使孝道空劳牵挂。
或许一杯温水,能温暖父母的心扉。
或许一个百分卷,能让父母笑开颜。
或许一声关怀,能让父母感到温暖。
当晨光熹微,旭日东升之时,你为早起上班的父母让一步平坦的小路;当夜深寒气逼人之时,你为父母盖上一层厚实的棉被;当学业繁重,无暇分身之时,父母为你操前顾后,所以,行孝趁早。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我们要等岁月飞过才能懂得,懂得之时又不在年轻。
坚守本心,传承家风,让“孝”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