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爱我沂蒙

来源:法学院法171-3团支部 徐子涵发布时间:2018-11-30

风中,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向我们敞开怀抱,我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更瞥见了沂蒙山,这一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沂蒙山人的脊梁;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的英勇。我想依偎在沂蒙山宽广的怀抱中,听她细细讲述孕育出的英雄儿女;我想站立在沂河修长的身躯旁,听她歌颂战争年代的丰功伟绩。

生在沂蒙,长在沂蒙,听着沂蒙儿女的故事,孕育着红色的情怀。走进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一种古朴与温暖的感觉扑面而来,满怀着神秘感迈进一间低矮的小土屋,沂蒙红嫂——明德英的石塑赫然入目。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普通的农妇,不露声色的藏起受伤的小战士,淡定自如的面对日本兵的盘问,毫不犹豫的“朝西山指了指”,成功化解了眼前的危机。当她转过身,再次看到生命岌岌可危的小战士时,她知道已经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于是便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用乳汁极力挽救他的生命。无疑,她拥有对八路军发自心底热爱与拥戴。明德英,只是无数“红嫂”的代表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嫂遍及沂蒙大地,她们是沂蒙精神的象征。

这样,我又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躺在奶奶怀里听故事的夏夜。奶奶最爱讲的就是“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从抱着公鸡成亲的张月芬,到六姐妹奔赴前线抢救伤员、搭建“火线桥”……奶奶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而我却也从不觉得厌倦,这大概是因为她们身上散发着独特的吸引了,虽然幼小的我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细细品味,我更加深切地理解了沂蒙人“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革命情怀。

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这片热土,不仅有“百万人民拥军支前”,更有“十万英烈血洒疆场”。面对这片红色故土,陈毅元帅曾深情感慨“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他的深情早已融入滔滔沂河水,沂蒙儿女的革命红心也早已入驻巍巍沂蒙山。

好山、好水、好风光,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五千年圣贤层出不穷。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诞生了“书圣”王羲之,“宗圣”曾子,“智圣”王羲之,名将蒙恬……他们如群星闪烁,光照千秋,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再添光辉。

漫步夕阳下,回望历史沂蒙也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而今日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批发城已文明全国,成为物流之都,有“南义乌,北临沂”之称,再也不见昔日的闭塞与贫苦。

生在沂蒙山下,长在红色故土。我们感悟红色情怀,领略俊秀风光,见证迅猛发展。今日之沂蒙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大踏步迈向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