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 秋思

来源: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发布时间:2020-11-17

白露一过,暑气消散,秋意这才迟迟来袭。先是温温吞吞,像新娘子含羞出嫁,继而浩浩汤汤,如同意气风发的将军率领千军万马奔涌而来。

于是外套罩在了短袖外面,手里的冰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红了黄了的一树叶子洒下斑驳的影子,我踏在这些影子上,耳畔是蟋蟀高亢的歌鸣。那些关于秋天的故事,忽然一股脑涌现,潦原浸天的气势。凉风捎来夏天的离职信,无边秋日下映现着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幻影。

古人之秋多悲愁。愁在失意,在相思,在孤寂,在别离,也在岁月。有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却不识嗣宗之江上秋风动客情,义山之何当共剪西窗烛,子美之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梦里枕上十年事。从前他是谠言直声的豪情少年,难料芝残蕙焚之劫,此后每忆起旧事,总不免顾影自怜一番;亦或是他在客乡漂泊十载,待到西楼月满时,锦书自云中一雁寄,可叹寄不完满满相思——思人、思事、思小城古巷、思记忆中的故乡。于是每及秋日,行至暮年的诗人掀开泛黄的回忆之簿,点墨成诗,句句便凝了悲。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秋季从不缺席神州史迹。一阵寒濑泻去,淝水见证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死于叛将之手那人终不能继续消除民族仇恨的大业。又或者人民军队历史上诞生第一面军旗时,仍是飒飒秋风乍起的季节。那是一个节点,一座里程碑,一颗共产党人争取民族解放的不朽决心。然而秋日不知人间事,历史的悲喜色调从不影响春去秋来的自然历程,那位向吃人礼教投出《狂人日记》之标枪的无产阶级战士也长眠于这个深谙的季节。

京戏里唱见衰柳鸣寒蝉树枯草瘦,秋风起黄叶落扑面生愁,然而这不是我眼中的秋天。衰柳有,寒蝉有,树枯草瘦黄叶扑落亦有,如若不愁,还会有空山新雨,小桥流水,橙黄橘绿,满城尽带黄金甲。我出生在秋季,也深深热爱秋季。父亲曾描绘过这样一个画面:黄昏将至,一行大雁划过无垠天际,婴儿的啼哭声穿云裂石般响起,那便是我出生了。不知是否因此缘由,我总觉得自己与秋天有着深深的羁绊。早临的夜晚,清爽的秋风,姥姥的红石榴,记忆深处传来的邻居家的二胡声悠悠扬扬,响了一整个童年。

我不止一次想,那隐匿于月色与雪色间的第三种绝色,一定是秋色。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络纬秋啼金井阑。我向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旖旎,也热爱江枫渔火的质朴。然则面对浓浓秋意,又是腾升不可言宣之感,只能痴痴引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

走过秋叶织叠的倩影,历史随风而去,眼前的秋日仍是从前的秋日。只是前尘隔海,旧事不再。凉风有信,迎来秋天的我们又将续写一个又一个新的传说。

上一条: <诗歌>青春路上
下一条: <诗歌>月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