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轻吟华夏,我的中国梦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19-11-22

我常常想象此景——

落花玲珑,明月渐去匆匆,断桥下,石阶旁,秋月又冷花庭凉。我,柳眉轻锁登高伶望。青丝随意垂下,白衣翩翩飘舞,彩蝶轻轻围绕我的身旁……

这是我的梦,也是千百世来礼仪之邦的美罢,清淡且素雅的景,深长且久远的文化,还有柔美却又惊艳的服饰。自小至今,我极其痴恋祖国的山河,也极其热爱汉文化。

“烟雨中那依旧是江南,模糊的,清晰的,梦碎了的,那依旧是江南,依旧是记忆中浅浅哀伤的江南。”也只在这江南水乡,方才看得到小桥流水的美景。清晰悦耳泠泠作响的水流,透着青石板,映着拱桥,沿岸的柳在清风中略起柔枝,絮儿轻起,漫天的温柔,微微地感觉拂在素手上,看着石瓦房边素颜未妆的姑娘,腰肢纤细,端庄地笑着——可谓好一幅悠远的画卷啊……哪怕不用雄奇壮丽的山川崖壁,只需这清新的小桥流水,依旧让衣冠上国别是一番好景。可转眼如今,这美景中却有了刺眼的几笔:水不再清澈,柳也不在是新绿色,曲折的小桥已破损不堪!若时光再无情渐去,还有何人再看得到这美景?

以我之感触,汉语不仅为文化,更道是世间少有的艺术。《诗经》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李商隐《锦瑟》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一句,每一个字,不都可谓是一种艺术,脱出了世俗之境?汉语,如墨凝重,如簪高洁,如水澄澈,我惟盼白首之时,它仍是我华夏儿女之骄傲;在史册越发厚重之时,它也可镌刻于天下人之心中……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为之自豪的,还有属于我们中国的民族服装,汉服。汉族,又称为华夏族,《左传》中说:“有章服之美,为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交领右衽,上衣下裳,长袖宽衣,系带暗扣,飘逸潇洒,这便是汉服。礼仪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国的工艺使她华美,盛唐的光环使她绚丽,她丰富,她悠远,她高洁,她远播四海。她有秦之古朴,汉之肃穆,唐之飘逸,宋之娟丽,明之端庄。然而,就在她绽放耀眼的光芒的时候,却突然从神州大地上消失了,仅留下一片废墟瓦砾,长伴残阳如血。如今,总有人这么说:“这和服真漂亮。”或是“这套古装真好看。”亦或是“这是汉朝的服饰罢。”每闻之,我心中便颇感悲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服饰啊……

我是华夏儿女之一员,我有中国梦,这梦便是,让我们中国人,铭记祖国的美景,祖国的文化,莫要让我们为之骄傲的,末了,成了霎那芳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