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生活的一种

来源:核171-2团支部李家庆发布时间:2019-05-27

文题是贾平凹文集《生命是孤独的路程》第二章标题。文起第一段: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笑。”PERFECT

对这段文字颇有感触,因家门口有柳树高约二丈五,枝条垂于地,父常剪枝,少时总好高跳以曳其枝,不厌其烦。树从记事时便有,应长我几岁。去年遇大风,中折,惜甚。俗语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我家屋前栽柳,屋后有桑。每年秋,桑葚不比集市大,亲手摘拿涮洗,也别有一番滋味。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时当过兵,打过枪,放过炮。却是不知怎么养成了偏爱花鸟鱼虫的书生气质。我觉得除了父母,没有人能认全我家房前屋后的奇珍异宝。樱桃,苹果,梨子,草莓,枸杞,添添,毛桃,葡萄,杏,香椿,婆婆丁,刺嫩芽,西红柿,胡萝卜,土豆,黄瓜,豆角,南瓜,山药,等等,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全。好像还有西瓜和香瓜,不过不是很成功,个头不大点,吃起来甜,却不过瘾。我觉得父亲是个全才,剪枝,移栽,嫁接,不敢说精通,略懂略懂。

父亲还是个厨艺高手,会吃,真的会吃。特别是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父亲鼓弄一番,绝对刺激你的味蕾。印象比较深的是蚂蚱和河蚌,蚂蚱是秋天抓的,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每年秋收,稻草放倒,随便敲打几下,或者跺几下脚(如果不怕稻地泥泞的话),蚂蚱成群的往外蹦,一抓一个准。小时候我也对此兴趣盎然,越长大越索然无味,倒是父亲抓了几十年,没够。河蚌要夏天去村西头的一个湖里摸的,手伸到泥下,一扫,碰到河蚌它会合贝,感觉到了拿出来就是。这事上学以后我就很少陪着父亲了,父亲曾用装大米的那种纸袋子装回来好几袋。近年来,湖里抽沙子,河蚌也少了,钱赚了,趣味却没了,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父亲厨艺好是远近皆知的,左右村邻有个红白喜事要摆宴席,总请父亲去掌个厨。

好哥们高炎总说我小农思想,我确实就是农民的儿子,但思想绝对不是从父亲那继承来的。父亲特别关心国家大事,每次回家总要和我说教一番。什么越南战争,黑瞎子岛,反正刺激事是不少。还有什么中日外交,乒乓外交,理论是一套接一套。怪我左耳进右耳出,没学好,没学好。

可惜了五一不能回家,不然撸几树榆钱,蒸几锅窝窝头,倒二两小烧,与父对酌,岂不美哉!

上一条: <诗歌>致真理
下一条: 〈诗歌〉历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