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故乡的青石板路

来源:生243-2徐正依发布时间:2025-10-26

故乡的记忆,总与那条青石板路紧紧缠绕。幼时的我总爱光着脚丫,在被岁月磨得光滑温润的石板上奔跑,每一道缝隙里都嵌着阳光的碎屑,踩上去,便是“嗒嗒”的脆响,惊飞了墙根下打盹的花猫,也惊落了老槐树上一串细碎的蝉鸣。

青石板路的一端连着外婆的院落。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时,外婆便会挎着竹篮,沿着石板路去集市。竹篮里有时是刚蒸好的米糕,热气透过蓝布巾袅袅上升;有时是几捆带着露水的青菜,叶片上还沾着田埂的泥香。我总爱跟在她身后,看她的蓝布衫在青石板的灰调里晃出温柔的弧度,听她脚下的石板“吱呀”轻响,像老时光在低声絮语。后来才懂,那声响里藏着外婆对生活的虔诚——每一步踏下,都是对烟火人间的深情拥抱。

路的另一端是村头的老井。夏日午后,蝉鸣聒噪得让人心慌,石板路却透着沁人的凉。我们几个孩子抱着搪瓷碗,疯跑到井边,看阿伯用轱辘绞起水桶,清冽的井水“哗啦”倒进石槽。我们将碗按进水里,再猛地提起,仰头灌下,井水的凉意在喉咙里炸开,瞬间驱散了暑气。阿伯总笑着拍我们的脑袋:“慢些喝,慢些喝,这井水够你们喝一下午哩!”阳光斜斜地落在他爬满皱纹的脸上,也落在青石板上,将我们追逐的影子拉得老长。

后来我离开故乡,去城市里求学。青石板路在记忆里渐渐蒙尘,直到某次回乡,我又踏上那条路。石板依旧是旧时的模样,只是更光滑了,像被时光反复打磨过的玉器。外婆的院落里没了袅袅的米糕香,老井边也不见了阿伯的身影。我蹲下身,抚摸着石板上深深浅浅的痕迹——那是无数双脚掌磨出的印记,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岁月辙痕。

如今,我常在梦里回到那条青石板路。梦里的阳光依旧明亮,外婆的蓝布衫还在风中轻扬,老井边的蝉鸣也未曾消散。原来,故乡从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那条青石板路上,所有温暖的碎片拼凑成的永恒归处。

上一条: <散文>“妹”力无限
下一条: <诗歌>寒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