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列车将我送至烟台,海风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与故乡干燥的黄土气息迥异。我立在站前广场,手中攥着烟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纸张已被汗水浸得微软。不远处,几位同样稚嫩的面孔拖着行李箱,眼神里闪烁着与我相似的惶惑与期待。
校车穿过滨海路,一侧是红顶楼房错落有致,一侧是碧海蓝天相接无垠。咸湿的风从车窗涌入,撩起前座女生的发丝,她伸手去拢,嘴角却含着笑。我想,这大约便是海滨城市赠予我们的第一份礼物——一种辽阔的舒展。
报到处的喧嚣竟不令人烦躁。学长学姐们的笑脸真诚,他们接过我的行囊时,指尖沾着薄汗,却稳稳当当。
黄昏时分,我独自漫步校园。三角枫尚未红透,在夕阳下泛着青黄参半的光泽。三元湖畔坐着几个读书的身影,水波轻漾,将他们的倒影揉碎又拼合。远处传来隐约的钢琴声,断断续续的练习曲,却意外地不惹人厌烦。我在石阶上坐下,看暮色如何一点一点浸染钟楼的红砖墙。
图书馆是我最爱去处。旧馆墙上的爬墙虎尚未转红,新馆的玻璃幕墙映着云影天光。我在书架间迷失方向,却意外邂逅一本泛黄的莱蒙托夫诗集。翻开扉页,某位学长十年前的批注墨迹犹新:“愿你也在此找到星辰。”忽然觉得,大学之大,不仅在于楼宇,更在于这些跨越时空的共鸣。
军训时,我们在海风中站军姿。汗水滑入眼角,刺痛中看见教官绷紧的脸稍稍柔和:“坚持住!你们背后是烟大的海。”当真,涛声阵阵,如鼓点催我们成长
秋风又起,我抱着书本穿过人群,忽然听见有人唤我名字——是新结识的朋友,满头大汗地跑来揽过我的肩,体温透过衬衫传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美好大学生活,原不过是由无数这般细微的暖意织就。
烟大的海仍在不远处呼吸,永恒而深沉。而我们正如初涨的潮水,正要漫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