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风总爱掀动窗帘,把咸涩的诗意洒进宿舍。烟台大学的晨曦是揉着浪花的,推开窗子就能望见三元湖漾着碎金,白鹭掠过水面叼起粼粼波光。我总爱揣着英语书走向海边长椅,潮声里单词像贝壳般闪闪发亮,清晨的海风翻着书页,咸涩的气息混着墨香,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织成透明的网。烟台大学枕着黄海,潮水涨落的韵律便成了我们最熟悉的校园BGM。
春天的三元湖浮着天鹅的倒影,垂柳新芽蘸着涟漪写诗。我常抱着《海洋生物学》坐在海岸边的石阶上,看浪头把公式里的波浪线演绎成雪白的诗行。老师说海洋是立体的课本,果然,退潮后的礁石滩总留着紫菜、藤壶写就的批注。
自习室的灯光常与渔火在暮色里对望。某个赶论文的深夜,偶然抬头,发现窗外月光正在浪尖跳踢踏舞,疲惫的公式突然生出珊瑚般的诗意。同学递来热奶茶时,杯壁凝结的水珠像极了海雾里迷路的星星。
最爱深秋的清晨。金黄的银杏叶扑簌簌落进晨读声里,骑单车掠过滨海中路,咸涩的风割开混沌的睡意。海天相接处泊着渔船,桅杆上的日出比任何励志标语都让人心跳加速。忽然明白,在这所依海而生的校园里,连课本都浸润着潮汐的耐心——那些看似枯燥的定理,终会在某个涨潮的清晨,托起我们驶向更远的海域。
食堂的鲅鱼水饺蒸腾着热气,实验楼的爬山虎又爬高了一寸。毕业季的海滩上,有人把学士帽抛向浪尖,笑声惊起一群银鸥。或许多年后,当我们在异乡的写字楼里推开窗,仍会听见烟台的海浪在键盘上轻轻叩击,烟台大学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与大海相处的姿态。潮起时读书,潮落时赶路,把青春种在浪涛能抵达的地方,等它开出向阳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