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图书馆总是安静的。我轻手轻脚地推开玻璃门,晨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深褐色的书架上,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油墨香。这是我每天最喜欢的时候,偌大的阅览室里只有零星几个晨读的同学,书架间的过道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我习惯性地走向文学区,指尖轻轻掠过书脊。忽然,一本装帧素雅的《朱自清散文选》映入眼帘。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曾声情并茂地朗诵过《背影》,那时只觉得文字优美,却未能体会其中深意。如今重读,父亲翻越月台时蹒跚的背影,竟让我眼眶发热。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书页上,我捧着书坐在靠窗的位置。耳边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抬头望去,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在认真做着笔记。她的面前摊着几本厚重的专业书籍,时而蹙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这让我想起上周在古籍区遇见的一位老教授,他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傍晚时分,我来到期刊区。最新一期的《读者》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乡村教师的报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我不禁想起家乡的小学,想起那些在简陋教室里孜孜不倦的老师们。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知识的火种点亮了无数乡村孩子的未来。
闭馆音乐响起时,我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本。走出图书馆,夜风拂面,繁星点点。回望这座知识的殿堂,它就像一片浩瀚的文海,每一本书都是一颗璀璨的珍珠,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去采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了快餐式的知识获取。但图书馆提醒着我们,真正的阅读需要静下心来,需要细细品味。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
文海无涯,学无止境。在这片浩瀚的海洋里,我愿做一名永远的拾贝者,在书香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