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金秋四十华诞,薪火永续相传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3-28

山海情怀,盛事如约。金风玉露送来了十月的秋,也送来了初入烟园的我们。何其有幸,入学之际,恰逢烟台大学四十年诞辰,让我们有机会作为谦卑的后生抒发对烟大的热爱与成为一名烟大人的自豪。

四十年光辉足迹,像巨轮在海面上划开的痕迹,在初生朝阳下被染成璀璨夺目的金色。

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人们在生活向好的同时殷切渴望着教育与知识,但迫于各种无奈的阻力而无法正式全面推进。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怀着背水一战的心情,集资办学的办法产生了。可意料之外的是,在人均工资也不过四五十元的年代里,烟台大学经费集资八千多万,相当于每位烟台人民都捐献了十元钱。所以,这是一所倾全城之力建成学校,是人民一砖一瓦捐出来的学校,是肩负着全城人民的祝愿与期待的高等学府。不仅如此,为了支援烟台大学的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派出多名骨干教师来任教,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知识与教学理念,还有烟台大学如今不断发展壮大背后的精神信仰。

所以,烟台大学不只是一个有历史的学校,更是一个有故事的学校。建校之衷的感人肺腑,建校之初的艰难不易,援校之友的自豪感激,成校之路的摸索前行……现如今,百尺竿头,烟园不知何时已经成为了群英荟萃的巍巍学府,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子踏入又走出由此踏出,为烟台大学继续书写下新时代下的新篇章。

四十载春秋无声,沉淀湖床,拔起满园碧色。作为初来乍到的新成员,我们并未感到格格不入与或惶恐不安。因为,烟园总有着自己独一份的浪漫,这可能也正是这份没有门槛的归属感之所在。黄海的微风吹动了三元湖畔的柳,塔楼钟声绕上了荷间簇拥的石桥;喜鹊跳着蹭动了草坪上的晨露,直角枝的法桐老树敞着神秘的树洞……

在这样富有诗意的浪漫校园里,也总是能生出浪漫的人。走廊的拐角处总是会出现某个学长学姐安静读书的身影,轻柔的朗读或是流利的背诵声与时不时拂过的风相遇,像是只有特定时刻才会出现的珍贵CD,刻着青春与烟园的相遇。还偶尔会有坐在湖边石凳上的银发老夫妻,鎏金的夕阳把他们的发丝照的透明,和身后水面的粼粼波光相映。看着忙忙碌碌在路上的我们,他们只是微笑。作为烟大的四十年成长变迁的见证人,那肯定是欣慰吧。

向海而生,为梦而来。海的温厚与深沉,是那样吸引着这些抖羽振翼的雏鸟们,她看着他们的跃跃欲试或踌躇迷茫,只是笑着,为他们的初次冒险与蜕变张开迎接的双臂。一个月以来,我对烟大的感情早已从迷茫憧憬变为热爱自豪。黄海岸边,三元湖畔,烟台大学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里,我将永远热情,准备着,磨练着,在这青春伊始之地,鼓帆启程。

“愿诸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弹指一挥间,月满又亏缺。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烟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踏入了“不惑之年”。但岁月不会使他走向朽迈,而会是像最丰沃的养料那般,向下扎入更加深牢的根脉,向上抽出更加翠绿的新枝芽,永远年轻,生生不息。

上一条: <诗歌>法之颂
下一条: <散文>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