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援梦西部,绽光未来

来源:外国语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3-22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千年丝路在驼铃声中苏醒。当东部的霓虹照亮天际,西部的土地正以最质朴的姿态,等待着被唤醒的梦想。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也是无数人用青春与汗水浇灌的热土。援梦西部,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场关于信仰与未来的对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在风中低语,鸣沙山的月牙泉倒映着千年沧桑。在这片被风沙雕琢的土地上,年轻的志愿者们带着知识与热情,扎根于偏远的乡村。他们在土坯教室里支起黑板,用粉笔写下“外面的世界”;在星空下与孩子们席地而坐,讲述银河的故事。教育的火种在沙漠中悄然燎原,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那是比星光更璀璨的光芒。

“天路”蜿蜒入云端,动车组穿越河西走廊,光伏电站在戈壁滩上铺展成蓝色海洋。建设者们顶着烈日,用双手将不可能变为现实。兰新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西气东输连通了东西命脉,每一寸钢轨、每一根电缆都凝结着汗水与智慧。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在荒原上书写着“中国速度”。

曾经的毛乌素沙漠,如今已披上绿装;库布其的沙丘间,梭梭林与沙棘交织成生态屏障。治沙人用“草方格”锁住流沙,用科技培育耐旱作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光伏板下牧草青青,沙漠边缘瓜果飘香。西部的土地正在蜕变,从贫瘠走向富饶,从荒芜走向生机。

喀什古城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传来晨祷声,西安的兵马俑见证着历史的厚重。援疆教师教孩子们用普通话朗诵唐诗,非遗传承人带着土陶技艺走进现代课堂。文化援疆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心灵的共鸣。当维吾尔族姑娘用古筝弹奏《茉莉花》,当汉族少年学会跳十二木卡姆,民族交融的乐章正在奏响。

乌鲁木齐的软件园灯火通明,成都的天府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在量子计算领域探索未知。西部大开发战略催生了新的经济引擎,数字丝绸之路让西部与世界相连。年轻的创业者们带着梦想扎根西部,用创新打破地域限制,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科技的活力。

站在祁连山顶远眺,晚霞染红了雪山,风电叶片在暮色中旋转。这片土地承载着千年的文明,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援梦西部的人们,用青春与热血编织着未来的图景——那是教育的春天,是科技的星辰,是生态的绿洲,更是民族团结的丰碑。当晨曦再次染红戈壁,我们相信,西部的明天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未来。

关闭